服務熱線
信息詳情
News Center
信息詳情
News Center
青島早報"18大先進人物事跡采訪"
- 分類:媒體報道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2-12-19 08:57
- 訪問量:
青島早報"18大先進人物事跡采訪"
- 分類:媒體報道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2-12-19 08:57
- 訪問量:
青島一木金菱二廠廠長、青島市勞動模范王巧功講述他與一木的故事。
學徒小木匠搶著干累活
王巧功16歲跟著一木創始人之一的徐廣志當學徒。“因為父親是木匠,他很希望我學這門手藝,”談到與一木的淵源,王巧功回憶,“那時候學徒不少,不管什么活兒大家都搶著干。”自己的勤奮好學受到了贊賞,老師傅對王巧功特別用心教導,很多技巧、經驗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。兩年的學習和磨練,讓王巧功受益匪淺,使他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木匠,不論是下料、拼料,還是安裝、上油漆,都做得有板有眼。18歲時,他接父親的班正式成為一木的職工。
轉變干管理更離不開車間
勤勞敬業、喜愛鉆研的王巧功成長得很快,從手工木匠干起,不久擔任了班組長,后來又被提拔為車間主任,如今他已是金菱二廠的廠長。但不論在哪個崗位,他都沒有離開生產一線。車間忙碌時,他也會開動機器和大家一起干活。“就算是現在,我大多數時間都在車間,木匠活也都沒扔下,”王巧功說,“當工人時,只需要把活干完干好。而當了廠長責任就重了,不但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,還要考慮日常管理、生產安全、團隊士氣等方方面面,操的心太多了。”
心路再困難也不離開
上世紀九十年代,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,一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。廠里效益不好,很多人選擇了離開。因為有過硬的手藝,王巧功也多次被勸出去自己干,當時不論是干木工還是做裝修,都有不錯的前景,但都被他拒絕了。“父親就在一木干了一輩子,我從小就與一木有著很深的感情,舍不得拋開這份感情。要我離開這個廠是難以想象的,我相信總有走出困難的一天,所以就一直堅持著!”在別人另謀出路的時候,王巧功依然把精力全投入在工作上。
開拓參與新品研制獲成功
王巧功的堅持沒有白費,一木再次迎來了春天。2005年開始,一木加大了產品創新力度,先后推出“嘉美居”、“漢源居”等系列。“這些創意太厲害了,訂單不停地來,大家的信心一下就上來了。”作為技術骨干,王巧功全程參與了“漢源居”的研制,僅半年時間就將160多件樣品做了出來。“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,我們可能會徹底擺脫困難,當時大家都鉚足了勁!”在深圳國際家具展覽會上,“漢源居”獲1金1銀2銅。大批訂單接踵而至,讓王巧功興奮地一宿沒睡。
信念“干手藝活要懂得尊重”
王巧功一直稱自己為一名木匠,這個詞凝練了他二十多年的辛苦,也體現了他對這項事業的熱愛。2009年,他被評為青島市勞動模范。王巧功陪伴企業經歷過輝煌,又走出了低谷,所以他特別珍惜打拼回來的市場地位,容不得有瑕疵的家具流入市場。因此,每一個環節他都嚴格把關,保障每一件家具在出廠時都是合格產品。“質量是我們的生命,我們必須尊重手里的每一件家具,無論它的售價高低,都要盡可能做到完美!”
相關資訊